10月21日,襄阳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县级干部进修班(党务群团类)学员、黄石市委党校及襄阳市委党校带班班主任一行57人来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开展实训教学。黄石市档案馆馆长陆柱国陪同。

学员们依次参观了“黄石建市成就展”与“不忘来时路——中国共产党黄石历史展”两个专题展厅。通过2000余份珍贵档案资料,学员们深入了解了黄石这座工业城市自195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作为湖北省内同类型工业城市,学员们对黄石的发展轨迹表现出浓厚兴趣。大家认真观摩各类档案图片、文献和影像资料,积极参与互动体验,一致认为此次跨地区实地研学为理解新时代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在五楼会议室,大家集中观看了黄石市档案馆2025年倾力打造的《珍档探秘》系列短视频选集,并围绕视频内容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研讨。

此次实训教学通过实地参观、影像教学和交流研讨,为学员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实践启迪。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学习不仅深化了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更在跨越地域的交流互鉴中,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大家纷纷表示,要将黄石市的宝贵发展经验、档案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与实干精神带回去,融入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襄阳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县级干部进修班(党务群团类)学员 左涛:

作为一名外地人,此前对黄石的印象或许只停留在“老工业城市”这个简单的标签上。但看完《珍档探秘》,我才真正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灵魂。
它让我看到,黄石的基因里镌刻着中国工业的百年求索。从张之洞点燃的工业星火,到汉冶萍的铁水奔流,再到抗战西迁的悲壮与“华钢”重建的坚韧,这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故事,更是一部浓缩的民族工业自强史。档案中那些泛黄的文书与老照片,在技术的赋能下,仿佛让我穿越时空,听到了机器轰鸣,看到了先辈们挥汗如雨的身影。
最打动我的,是这座城市将“办大办好”的嘱托化为了血脉中的使命。黄石的辉煌,不仅仅来自得天独厚的资源,更是源于一代代人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与实干奉献。
当前,湖北正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需要我们发扬黄石这种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实干与创新精神,共同走好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襄阳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县级干部进修班(党务群团类)学员 贾娴雅:

今天有幸观摩了黄石市档案馆推出的《珍档探秘》系列视频。该馆依托珍贵历史档案,系统梳理并呈现了黄石作为工业城市的发展脉络,兼具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该系列视频特点显著:一是历史脉络清晰,展现工业文明根基。从“汉冶萍公司成立”到“五大厂矿诞生”,再到“工业西迁”“华钢筹建”,内容层层递进,清晰勾勒出黄石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档案不仅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也是中国工业文明进程的缩影。二是档案活化利用,让历史“可触可感”。通过视频与图文结合的方式,档案馆将沉寂的档案转化为生动的历史叙事,增强了公众对黄石工业历史的认知与共鸣。如《刘氏付约》这类珍贵契约,反映出早期工业发展中的民间资本与社会关系,极具研究价值。三是铭记艰难岁月,弘扬奋斗精神。“工业西迁”“华钢筹建”等内容,展现了黄石在战乱与建设时期的坚韧与奉献。这些故事不仅是城市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当代人砥砺前行的深刻激励。
黄石市档案馆以“珍档探秘”的形式,让档案走出深闺、走进大众,既履行了存史资政的职责,也实现了育人与传播的使命。
黄石市档案馆相关科室参加了此次实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