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的时代浪潮中,龙港作为鄂东南革命精神的重要承载地,再度成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焦点。在龙港红色文化研讨会召开前,我们深入现场,与来自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及湘鄂赣三省档案史志部门等各方领导和专家展开对话。他们对于此次研讨会有着怎样的期待,又将如何借助这次契机,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释放磅礴力量,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劲的 “红色动能” ?让我们跟随采访发言,一探究竟 。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
龙港是湘鄂赣革命枢纽,被誉为“小莫斯科”,为鄂东南革命和根据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红色文化蕴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深入挖掘龙港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助力湖北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谱写现代化湖北篇章,同时促进阳新和龙港的振兴发展。
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刘志成:
阳新是一片红色热土,拥有文献、非遗、遗址等丰富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当地在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方面基础扎实,未来应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四好两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应收尽收、妥善管理,创新利用形式,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化人作用。通过戏曲、展览、影像等多元宣传,能有效传承红色基因。这些资源将为阳新、黄石及湖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培根铸魂、区域发展中展现独特价值,前景广阔。
江西省九江市史志办副主任易群:
同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同为革命热土,我们地缘相近、血脉相亲。先辈们以长江为脉络、以革命为灵魂,书写了一段跨市域的红色传奇。我们两地史志部门将进一步探索资源优势互补的新模式,共同擦亮湘鄂赣苏区这张红色名片,让这段光辉的历史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史志办主任古建林:
阳新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留存着许多革命旧址,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修水和阳新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曾经有不少阳新籍的革命烈士在修水战斗过。修水和黄石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开展档案史志方面的交流,这是一种创新的做法,黄石在很多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史志办(档案馆)副主任蔡友平:
这是我第二次来阳新,却是第一次参观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龙港镇红军街和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20多万烈士,其中有名有姓在册的烈士只有11238名。我看到阳新革命烈士为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深受感动。阳新人民经历这么大的牺牲,还能长期坚持革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在新时代学习和弘扬。
湖南省临湘市档案馆副馆长曾科:
临湘与阳新同属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两地革命历史渊源深厚。这次来学习交流受益匪浅,黄石的红色资源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未来建立湘鄂赣三地红色档案资源共享机制,联合开展革命史料整理、口述史采集等工作。为我们共同守护好这段跨越省界的红色记忆,让革命先辈用鲜血凝成的精神纽带,继续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宣教科副科长吉莉:
此次研讨会以“观演+研学+座谈”的立体模式让我深感触动、深受启发:阳新采茶戏红色剧目的沉浸式展演,让“小小阳新万众一心”的革命精神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和温度;在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现场参观时,一封封家书、一张张粮票、一双双草鞋,都是跨越时空的红色活教材;特别是研讨会中湘鄂赣三省专家的发言让我深受启发,为我们襄阳党史研究工作、宣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视角和宝贵的经验。。
鄂州市鄂城区档案馆馆长赵秋珍:
黄石市档案馆组织的这次研讨活动形式丰富、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我作了一首诗来表达我此次参会的感受:
湘鄂赣赓续红色基因建成文化支点,
三地联动创荆楚品牌共谱长江新篇。
建制度促交流广合作织密人文经纬,
以存史助资政立育人彰显兰台担当。
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史研究部部长朱鹏飞:
龙港是鄂东南苏区最鼎盛时期的“红色首府”,当时有“小莫斯科”的称号。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感觉活动组织得特别出色。它有效地将同属于鄂东南地区的黄石和咸宁两地,通过革命历史的脉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作为湘鄂赣地区的代表,这样的活动对于挖掘和宣传湘鄂赣苏区非常有益。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档案馆党史工作股股长徐守海:
阳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革命老区。作为鄂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根据地,在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不能忘记红色革命教育,要传承先烈们当年的光辉岁月。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深知这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并非空洞的口号。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红色文化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张梁森:
通过参观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我了解到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黄冈与黄石地区革命联系紧密。黄石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推动阳新发展,意义重大。参观龙港红军街我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表达我的感受:
《参观龙港红军街》
街道胡同巷子深,当年此地驻红军。
冲锋陷阵逞英勇,效命疆场主义真。
忠党为民求解放,前仆后继立功勋。
头颅勇向国门斩,报国精诚见赤心。
通山县档案馆二级主任科员盛坚:
阳新县和通山县山水相连、血脉相亲。通山县有三个大乡镇,即黄沙、大畈、洪港,以前属于阳新。当时,在这几个地方,还有龙港旁边的燕下(原称龙燕县委所在地),都是彭德怀、何长工、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活动过的地方。通过这次会议,我希望能向各县市的代表好好学习,认真研究他们在党史研究方面的最新经验,期望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