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叶青建议:加强企业档案工作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中国档案报   

全国政协委员

叶青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等词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受到广泛关注。而档案工作作为民营企业发展中一项看似“幕后”却至关重要一环,如何成为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

“档案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谈到档案工作时,叶青表示,“要加强企业档案工作,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民营企业,集团在成立之初以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为主。历经30余年发展,如今形成了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其运营的叶青大厦产业园不仅是北京市五星级写字楼、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更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模式闻名业界。

叶青介绍,2006年,集团发起成立北京市首家商务楼宇党委——叶青大厦党委,形成了“抓好党建促发展,企业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成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而这些荣誉背后,档案工作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支撑,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果没有完整的企业档案作支撑,我们可能错失国家级荣誉。”提及叶青大厦参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的经历,叶青回忆道,“当时评选小组到大厦来现场评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评项就是档案工作。倘若没有长期的积累,想在筹备期如此短的时间内重新整理相关资料,几乎不可能。”

企业档案工作基础扎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层具有较强的档案意识。在叶青看来,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从微观层面看,有利于企业规范化经营管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从宏观层面看,有利于丰富社会档案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他的重视和支持下,集团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中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管理网络。档案室在分管负责人的带领下,负责业务指导、档案接收与管理等工作;各部门则妥善保管日常工作文件,并依据统一的归档制度定期移交档案,实现了企业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得益于此,企业成立至今的党建文件、经营合同、会计材料等均得到规范整理和高效利用,为企业日常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不仅加强内部档案管理,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档案工作在非公经济领域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范例。

2012年1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集团向区档案馆捐赠了党建及行政经营档案121件、照片档案78张,成为全市首家向区(县)级档案馆捐赠档案的非公企业,填补了全市区(县)级综合档案馆无非公企业档案的空白。这些档案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时刻,异常珍贵。同时,区档案馆借助此次捐赠,搭建起了为驻区非公企业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的平台。

档案工作虽在“幕后”,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却始终如同一条隐线,串联起企业发展的脉络,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叶青常说,要推动企业成为健康发展的“百年老店”。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从企业“记忆库”到社会“资源库”,集团用30余年的实践证明:档案工作如同无声的根系,滋养着企业成长为枝繁叶茂的“百年老店”。而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珍视,或许正是中国民营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密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6日  总第4258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