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韩公亭》2024年第3期
刊发了
湖南省委办公厅档案宣传教育处处长
何左得平撰写的文章
《红三军团: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
文 _ 何左得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团在彭德怀的率领和指挥下,以能打硬仗、恶仗、胜仗而闻名,锤炼出了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百折不挠的硬骨头作风,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是我军能打胜仗的缩影。
位于湖北大治刘仁八镇的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
1928年春,时任国民革命军 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经曾任该师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员 段德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建立中共秘密党支部,开始向广大士兵进行革命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方针。7月17 日,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到达平江,与第一团副官、共产党员邓萍建立联系,传达中共湖南省委员会在必要时举行起义的指示。因消息不幸泄露,彭德怀等人决定以闹饷为名在7月22日举行起义。趁平江县城内军警官兵午睡正酣,起义部队于下午1时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进攻,很快控制了平江县城。
平江起义胜利后,部队采用红军番号,改编为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彭德怀任军长兼师长,红五军建立。1928 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平江起义部队主力转往井冈山后,黄公略率红五军一部留在平江、浏阳地区分散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8月,由湘赣边返回的彭德怀部原红五军主力回到平江,与黄公略部会合,重组红五军。到 1930 年四五月间,红五军已发展到 5000 余人。1930年6月上旬,红五军第五纵队同鄂东南根据地的部分赤卫队合编为红八军,何长工任军长,邓乾元任政治委员。
1930年6月10日前后,出席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滕代远、何长工回到湘鄂赣根据地。中共红五军军委在鄂东南大冶县刘仁八村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经过讨论,决定以红五军为基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和中共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为军团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委,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和红八军。至此,红三军团正式诞生。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青年时期像
1930年6月中旬,红三军团 趁国民党军何健部主力南追张发奎部和李宗仁部之际,由湖北大冶地区向西南进击,继攻克通山、崇阳 县城后,于7月4日攻占岳阳,旋即南进至平江地区。1930年7月22日,红三军团在平江天岳书院操 坪举行纪念平江起义两周年大会,誓师攻打长沙。方强将军后来在《红军战士话当年》一书中回忆这次誓师大会的盛况写道:
主持大会的同志宣布:“彭总给我们讲话。”(当时人们就称彭德怀总指挥为“彭总”)
彭总指挥把手一挥,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家都嫌打小仗不过瘾,都想打个大仗,这回就要打个大仗了,你们晓得我们要打哪里呀?”
“打长沙!”
“打长沙!”
彭总的话音还未落下,下面就喊起来了。连天岳书院的墙壁和鲁肃山的山谷也都响着“打长沙”“打长沙”的回声。惊天动地的口号声,像海洋里的浪潮一样,滚向远方。
7月下旬,红三军团、湘鄂赣边红军独立师趁长沙守军薄弱之机,沿平浏边界开始进击长沙。7月23日佛晓,红军在瓮江镇附近打了一个伏击大胜仗;24日,攻占春华山;25日在㮾梨强渡浏阳河,突破敌军的防线,迅速迫近长沙;7月26日佛晓,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突破敌人七里巷、杉木港防线;7月27日,战至黄昏,由雨花亭、五里牌突入城区,于午夜完全占领长沙,共俘敌4000余人, 缴获枪支 3000余支,及大批弹药、物资,取得辉煌战果。7月28日清晨,长沙市各界人士整队出城,高举“红色曙光”横幅,迎接红军浩浩荡荡地从小吴门、浏阳门进入长沙城。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攻占的唯一一座省城。
1930年11月, 国民党纠集1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 此后几年内,国民党先后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在历次反“围剿” 战斗中,红三军团参加了数十次重要战役,为捍卫中央苏区浴血奋战。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开始对中央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草台岗 地区的霹雳山战斗中,红三军团第 一师主攻,经过20多分钟的浴血奋战,占领了敌第十一师的主阵地,重伤敌师长萧乾,赢得了整个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关键之仗。师长彭绍辉在率部追歼溃敌时,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左臂,后因药品短缺,加之伤口感染发炎,最终被截去左臂。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曾发生在这里的高虎脑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留下 的最悲壮的一首战歌。为了捍卫红色政权,阻击国民党军,1934年7月22日至8月29日,彭德怀、杨尚昆指挥工农红军以贯桥村的高虎脑为中心构筑工事。因为这里是中央苏区首府瑞金背面一个十分重要的凭栏。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工农红军以简单工事、落后装备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夺得了第五次反“围剿”关键一仗的胜利,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1988年8月,中共广昌县委、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第五次反“围剿” 中唯一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树立了“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碑正面的这十个大字,由曾任红三军 团政委、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碑的左侧是曾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 团三营营长、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的题词:“向高虎脑战斗顽强作战英勇杀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致敬!”碑的右侧是曾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原解放军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的题词:“长征前夕的激战。”
红三军团领导合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三军团作为右路前卫,为掩护中央军委付出了巨大牺牲。湘江、遵义等每一场重要战斗,翻雪山、过草地等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都有他们的身影,为夺取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年在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时,为掩护军委两个纵队过湘江,在新圩阻击战中,红三军团第五师坚决执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到四天”的铁令,用鲜血和生命守卫渡江通道。在这次战斗中,红十四、十五团指战员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与敌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拼死争夺,浴血奋战三昼夜,伤亡两千多人,红五师参谋长、红十四团团长以及副团 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都英勇牺牲,红十五团团长、政治委员和红十四团政治委员均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分牺牲。
遵义会议后, 中央红军于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红三军团向桐梓急进。25日,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向红一、三军团发出“全力消灭由遵义开往桐梓的援敌”和“关于我军消灭娄山关黔敌夺取遵义”的电令。彭德怀和参谋长邓萍赶到了娄山关脚下,当即进行战斗部署。当晚,红三军团拿下了娄山关制高点点金山。26日,红三军团在娄山关与敌军激战整天,攻占了被称为黔北门户的娄山关。毛泽东这此写下《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为乘胜追击,中革军委下达夺取遵义城的命令。27日傍晚,负责主攻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来到遵义老城北门外前沿,与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等观察敌情,以选择合适的突破点。突然,邓萍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一头栽倒在张爱萍的右臂上牺牲了,年仅27岁。彭德怀知道消息后,十分悲痛,他流着泪 下达命令:“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遵义战役,是中央红军在5天内连续取得的第4个大胜仗, 给围追的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 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士气,被蒋介石称之为“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1935年9月,俄界会议后,彭德怀主动撤销自己创立的红三军团, 改编为第二纵队,归于陕甘支队建制下。至此,红三军团番号取消。(作者系湖南省委办公厅档案宣传教育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