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档案馆制作的
《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
第十六集
于5月20日
在黄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讲述了
1930年红三军团在黄石组建的故事
红三军团的旗帜从黄石升起:
1929年,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经过整编黄石地区地方革命武装和大冶兵暴起义部队,人数从1000余人发展到6000多人,力量大增。
1930年6月10日,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红五纵队扩大成为红八军”的指示,在大冶殷祖镇马对圩村召开大会,宣布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红八军成立后,积极开展扩红运动,彭德怀亲自召开征兵动员会,许多贫苦出身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黄石地区的王平、余立金、马龙、贺俊侦、梅盛伟等开国将军就是在这时入伍踏上革命征程的。
1930年6月16日,红五军、红八军军委在大冶刘仁八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正式成立,由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红八军。后又下辖红十六军,军团兵力达到17000多人。
之后,在彭德怀、滕代远的领导下,红三军团在鄂东南消灭地主武装,所向披靡。7月中下旬,红三军团与国民党何键部展开激烈战斗、歼敌大部,攻克平江;7月27日,红三军团乘胜在长沙与溃逃的何键残部开战,最终突破防线,占领长沙。这是红军创建以来夺取的第一个省城,也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唯一一次攻克省城的战例。尽管红三军团攻占了长沙,但是,这是一次在“立三路线”错误指挥下的重大战役。在取得胜利的同时,我方人员损失巨大。特别是第二次攻打长沙,红军伤亡惨重,不得不纠正“占领大城市”的错误决策,继续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逐步壮大革命力量。
红三军团的成立,使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北红色区域在主力红军的推动下联为一体,创建了土地革命时期全国最大的六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人民建军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黄石作为红三军团的诞生地,也在党史和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荣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