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制作的
《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
第二十九集
于8月19日
在黄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讲述了1938年至1939年
黄石地区抗日武装建立后
地方土匪武装破坏抗日大局
屠杀革命队伍
地方抗日武装的曲折发展的故事
黄石地方抗日武装的曲折发展:
黄石沦陷后,日军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黄石地区疯狂掠夺矿产资源,扶植日伪政权,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推行奴化教育。
建立地方抗日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成了当时党组织的首要任务。1938年7月,中共大冶中心县委成立,组建了八路军鄂南抗日游击队第一纵队,共70余人,由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军事部长彭济时兼任纵队司令员。纵队成立后在大冶县城南山区一带活动,经常夜里进入县城,发动附近群众的侦察情况,多次出其不意地袭击日军军营,使日本侵略军难以立足,惶惶不安。

1938年8月,在武汉八路军军事训练班学习游击战争的郑世顺带着上级的指示,来到大冶城南山区的郑家沟建立抗日武装。在彭济时家中取得枪支弹药后,郑世顺发动一批进步青年举起抗日旗帜,成立八路军鄂南抗日游击队第二纵队,郑世顺任司令。第二纵队成立后,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与国民党顽固派及土匪周旋,同日寇血战,声威大振。
但此时,周边不少地方武装却打着抗日旗号,施行土匪行为,严重阻碍了黄石地区的抗日大局。郑世顺决定带部队到江北去参加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不料地方顽固土匪武装却看上了第二纵队的人和枪,欲图谋不轨。
1939年1月5日,郑世顺计划离开黄石之际,土匪曹方阁手下的邓方金带人假意归顺,后与曹方阁里应外合包围抗日队伍并缴械。郑世顺等人虽受严刑拷打,仍誓死不降,被残忍杀害。党领导下的这支抗日武装被破坏,黄石抗日大局也遭遇挫折。这就是震惊鄂东南的“郑家沟事件”。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抗日的战旗。然而,黄石儿女抗日的决心绝不会泯灭,黄石地区抗日的脚步绝不会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