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史志文化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第十三集:李灿 何长工率红五军第五纵队转战鄂东南

发布时间:2023-04-29  来源:本站   

由市档案馆制作的

《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

第十三集

于4月29日

在黄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微信视频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讲述了

1929年李灿、何长工率红五军第五纵队

转战鄂东南的故事

李灿、何长工率红五军第五纵队转战鄂东南:

平江起义胜利后,由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的工农红军第五军正式成立。这支军队转战于湖南平江、浏阳、江西万载、修水、铜鼓以及湖北通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9年9月,红五军军委经过缜密分析,认为鄂东南交通发达,群众觉悟度高,一直保存着较强的地方党组织和工农武装,具备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决定由李灿任司令员、何长工任政治委员,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在李灿、何长工的带领下,红五纵队突袭崇阳县城,进占通山县黄沙镇后,召开有中共大冶中心县委书记吴致民参加的联席会议并决定: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消灭本地反动武装,扩大红军队伍,开辟和建立革命根据地,争取在鄂东南地区造成一个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其后,红五纵队在红十二军的全力配合下,连克通山、大冶、阳新三县县城,并接连消灭刘仁八、小箕铺、三溪口等十几个乡镇的反动民团和常练队,共缴获迫击炮10余门、重机枪30余挺、步枪1000余支等大批军械物资。1929年冬,红五纵队将司令部设在大冶刘仁八大董村祠堂,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拥护,除了放哨送粮,不少青壮年主动要求加入红五纵队。到1929年底,红五纵队从原来的不足800人发展到了4000多人。至此,阳新、通山、鄂城、咸宁、蒲圻等县及大冶南部大部分地域均为革命力量所控制。

红五纵队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大大提高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力,地方革命武装的建立和红色政权的扩大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