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时间的河流里,那些传承千年的技艺与仪式,承载着一方水土最深厚的情感与记忆。它们不仅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鲜活的城市文化档案。作为地方档案文化的守护者,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不仅珍藏文字记录,更致力于存续这些“活态”的文化记忆。即日起,我馆推出《黄石非遗档案:指尖与传承的千年对话》系列短视频,从档案视角建立黄石非遗的动态基因库。今天推出联合阳新县档案馆制作的《黄石非遗档案:指尖与传承的千年对话》第二集:《碎步巧贴锦绣来——国家级非遗阳新布贴》。
非遗档案 碎步巧贴锦绣来——国家级非遗阳新布贴
荆楚有好物,请听档案说。
传统的阳新布贴,是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阳新妇女们利用裁剪新衣的边角料,在一块底布上剪贴、缝绣而成的民间实用工艺品。在阳新流传久远,但一直深藏民间。1985年,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尹关山采风时发现了它,被它特有的“浓烈、古朴、浪漫、浅浮雕式”的美感而震撼,经过深入挖掘,展现于世。
1987年,《麒麟踩八宝》等数十件作品,参展“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惊艳世人。 随后,多次出国展出,被誉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2008年,阳新布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保护、传承、发展的春天。
如今,阳新布贴,已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网络,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人,市县级25人,并开发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口味的文创产品百余种。阳新布贴文创产品更加实用广泛,图案纹饰传统吉祥,造型稚拙、构图浪漫,色彩浓烈、黑漆点金,剪贴缝绣、做工精致,既有楚风遗韵,又有地方特色、时代美感。
黄石市档案
馆阳新县档案馆
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