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工农红军队伍,自鄂东南南下,先后攻占咸宁、通山、岳阳之后,在7月27日晚,一举攻克长沙城,震惊全国各方势力。这支“神秘之师”便是平江起义后,刚刚在黄石地区组建成立的红三军团。此后几年中,红三军团参与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观看《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系列短视频,裹着硝烟与鲜血的红三军团历史扑面而来,这是一部充满英勇奋斗和钢铁意志的革命史诗。红三军团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事业中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革命先辈展现出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舍生忘死的坚定中感悟“信仰之力”,在思想上实现“零偏差”。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余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撤离中央苏区。在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蒋介石调集国民党中央军、湘军、粤军、桂军共26个师近30万人,凭借湘江天险布下了第四道封锁线,妄图将中央红军聚歼于湘江东岸。中央局、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在此时发给全军电报:“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望高举着红旗向着火线上去。”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红军危矣!革命危矣!在这生死危机关头,时值冬季,红军衣着单薄,在寒冷刺骨的江水中强渡湘江。著名的新圩阻击战与光华铺阻击战便是由红三军团在此期间完成的。无论战局如何激烈险恶,无论面临多少次生死一线危急关头,红三军团仍然在“誓死保卫党中央”的铿锵誓言下,在“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信念支撑下,在“誓死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初心使命下,成功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在血与火之中杀出生机,为中国革命留下了星火燎原的宝贵火种。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正是因为历代以来不断涌现如钢铁一般坚挺的脊梁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不畏风雨走到今天,我们的民族才能历经坎坷仍能屹立在世。作为青年干部,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在五风十雨,国泰民安的今天,依然要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共产党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始终牢记要做人民的脊梁,民族的脊梁,国家的脊梁。
从危机变局的考验中学习“致胜之招”,在行动中做到“零时差”。
红三军团从组建到合并,以敢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在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恶劣时局中拥有着光辉的战斗历史,靠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1934年12月15日,由于黔军在锦屏和黎平构筑的防线已经被红军突破,企图又在清水江、沅江构筑第二道防线。朱德于16日19时半发出了《关于我军突破黔敌清水江、沅江第二道防线的部署》的电文。电文要求红三军团主力应前进至黎平通剑河道上之鳌鱼咀及其东南地域,侦察由鳌鱼咀到剑河之线以西的道路。红三军团主力于12月16日到达黎平后,于17日到达了鳌鱼咀。他们突围挺进、断后阻敌、令行禁止,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与沿途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地主乡绅民团进行激烈战斗,冲破敌人重重围堵,圆满完成了打破国民党军事封锁,保卫党中央的重任,顺利与主力部队会合,同时打乱了蒋介石原来的部署,把几十万敌军甩在阻挡红军去湘西的道上,使红军取得了主动。
烽烟远去,浩气长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仍是这片红土地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严格遵守党纪党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进新时代发展伟业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时刻把党纪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既要心到,更要行动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敏于思,贵于行”中增加党纪学习的“厚度”。
从雄关漫道的追梦中认知“使命之重”,在为民谋利中确保“零温差”。
长征期间,红三军团一部经过朗洞作短暂休整期间,大力宣传红军的政策和主张,凡能写字的地方都写上了标语,识字的贫苦百姓看后,一个传一个地说:“以后我们这些田无丘、地无角的人有出头的一天了!”除了用标语宣传外,红三军团还深入贫苦穷人家里,讲解红军是为工农大众谋利益的道理。宣传红军是打富救贫、为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队伍。听了宣传的人都奔走相告,赞誉红军纪律好,纷纷给红军腾住处,借给炊具,商店、小食店照常开门营业,学校学生照常上课,许多群众把家里多余的粮食、蔬菜卖给红军,社会秩序井然有条,毫无一点因红军过境而担惊受怕的迹象,这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自建立之初,一以贯之地把人民放在心中,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作风和精神。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神圣使命。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当好新时代“兰台人”意义重大,作为黄石市档案馆档案史志工作者,将以“争先创优年”为契机,以群众满意度为抓手,秉承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档案业务专业水平,提升档案民生服务质效,主动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青年力量。〔作者系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干部 陈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