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史志文化 > 档案故事

档案故事

“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 | 回望《红色记忆》 见证兰台奇迹

发布时间:2023-08-23  来源:本站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践行档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我馆于5月12日-7月10日在全市开展了2023年国际档案日之“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主题征文活动,从档案视角生动讲述新时代兰台人在新征程上踔厉奋进的故事。从今天起,我馆将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在“黄石档案”微信公众号和黄石市档案馆官方网站——黄石档案(史志)网进行同步刊发。

回望《红色记忆》 见证兰台奇迹

黄石市广播电视台  张艳

“三尺兰台大世界,半宗档案晓春秋”。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宝库。每一份红色档案,都是一段红色记忆,徜徉其中,我们可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启迪未来。黄石曾是鄂东南苏区的一个重要核心区,无数革命英烈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战斗、生活过,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充分挖掘红色档案资源、讲好黄石党史故事,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黄石兰台人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今年年初,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联合黄石市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作为节目编导之一,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项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当中。半年多来,我从一个个新时代兰台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是进取、执着和严谨,而这些宝贵品质,正是《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得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的深层密码。每一期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定格了一段段属于我的独特“红色记忆”。再回首,我仍能对其中所蕴含的兰台经验管窥一二。

(一)创新路径,打造“兰台流量”

档案是沉睡的历史记忆,如何让它们走出故纸堆和文件库,真正成为老百姓探索历史的窗口,是广大兰台人一直以来孜孜探索的重要命题。正所谓: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任何一项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点燃活力、激发动力。为了“答好题”,黄石市档案馆馆长陆柱国带领兰台同仁尝试“走新路”。在深入调研思考后,他们敏锐把握媒体风向,发现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公众广为接受的一种“视听新物种”。于是他们打开思路,大胆创新,决定把档案资料“搬进”屏幕,创新讲述黄石党史故事,打造黄石“兰台流量”。对于这样的创意,作为一名电视人,起初我还有些“跟不上节奏”。因为在过往认知当中,我始终认为讲历史故事,须娓娓道来,才可余味悠长。而短视频强调一个“短”字,其有限的时长是否能承载历史的宏大与厚重,我有些疑虑。但这份疑虑,很快就在与一众档案工作人员的愉快交流中被消解了。因为他们不仅有创意,还十分乐意与我们一起探索执行方案。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之下,每期六分钟的《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短视频中,不仅设置有主持人串讲、专家点评、影视资料再现等环节,还融入了红色档案资料、历史文物实景等黄石元素,让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融合,将“好故事”做成了“大流量”。节目自2023年1月18日上线以来,便不断被央视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转载,至今热度不减。

(二)坚持原则,守牢“兰台初心”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历史的重要载体。讲述档案资料中记载的故事,就是与历史的创造者在对话。参与这份工作,承担这份责任,我们必须心怀敬畏、保持审慎!而作为兰台人、作为档案工作者,更应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替现实服务、为将来着想”的信念。这信念,是原则,更是初心!回望《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的制作历程,我从所接触到的每一个黄石兰台人身上清晰看到,他们确实是在用行动守护这份初心。首先,在短视频脚本撰写阶段,他们会围绕选题,提前搜集大量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供制作人员参考,对文稿中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史实进行认真细致地比对核实,以防落入历史虚无主义“陷阱”。在审核脚本时,馆长陆柱国每次都会召集专家,对内容进行反复集中研讨,对历史细节进行严谨细致把关。其次,在每一期作品审核阶段,他们也会逐帧、逐字地检查每一幅画面、每一处字幕,确保视频内容声画对位、文字准确无误。可以说,他们一以贯之的慎重、严谨,既是对客观历史的绝对尊重,也是对兰台初心的精心呵护。得益于这样的倾力支援与付出,我们在叙写宏大故事、制作历史节目时也有了底气与自信,一个个看点十足的黄石党史故事短视频也最终在这样的“保驾护航”之下玉汝于成、走近大众。

(三)服务人民,砥砺“兰台使命”

档案源之于人民,当为民所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也是新时代兰台人的重要使命。在我眼里,黄石档案工作者们在践行这一历史使命上可谓是用心至极。因为,《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的“火爆出圈”,除了媒体自身力量,也离不开黄石兰台人的默默付出和积极争取。为了避免节目被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淹没,也为了让黄石党史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市档案馆积极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联动宣传,将“好故事”送到“家门口”。正是有了他们的全力推广,再加上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很快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重视,多名市领导对节目进行批示肯定,市委组织部将节目纳入了全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必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受众的不同属性,在档案部门的建议下,我们将制作完成的短视频进行了整理编辑,以合集的形式,分别按60分钟和45分钟的时长重新制作出了两部党史电影,用于企业单位和学校课堂播放学习。据统计,截至目前,系列短视频在全市已播放10000余场次,观看人数达500多万人次。校园课堂、社区会议室、商圈大屏、公交电视等平台,不时响起《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那熟悉的串词和旋律。这是媒体人的荣耀,更是属于黄石的“兰台奇迹”。

“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对档案工作的精辟总结。在《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一次次与黄石档案工作者的深入交流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历史的敬畏与热爱,也见证了他们在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的守正与创新。如今,《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已经成为黄石地区乃至湖北省的党史特色品牌,持续在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党史热潮,襄阳、十堰、鄂州、恩施等兄弟市(州)纷纷来黄交流取经。许许多多长期存于库房、纸堆的档案资料,也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穿越历史时空,重获新生。这样的传播效果,让人惊叹,也让能够与黄石档案工作者一同并肩作战、创造奇迹的我深感荣幸。我相信,黄石档案必将以更多、更精彩的形式惠及更多人,也一定能让热爱历史的你我于史海星空下、山河岁月中,找到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在伟大时代中积蓄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