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南宋金簪
黄石市博物馆现藏有一组南宋金簪。这组金簪分别是:长11.86厘米、重16.92克的梅花宝顶金簪,它的钗头铆接九朵盛开的梅花,呈弧形排列,钗针上部扁平,下方分叉呈两根;长14.2厘米、重18.4克的缠枝花顶金簪,它用整根黄金加工对折而成,金簪顶部满饰刺状花卉,钗针呈扁圆形,上面戳印铭文:黄老铺庄,簪顶似一枝欲开的花枝,展开的花叶衬托着含苞待放的花蕊,造型立体,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长约15厘米,总重317.83克的两支镂空花顶金簪,这两支簪子外形统一,下方为扁形长针,顶部均排列有四个倒置的水滴型饰物,饰物为镂空雕刻,周边有两圈乳钉纹,中间是各种花朵或花蕊,十分精致考究。
宋朝人对文雅生活有着极致的追求,《宋书·行志》记载:“宋代元嘉六年民间妇女结发者……头上有花插簪梳等饰”,可见,花头簪在宋代是十分流行的发饰。这几支在黄石市西塞山区南宋墓出土的花头金簪,构思新巧、手艺精湛,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反映出南宋时期金饰制作工艺的成熟,也彰显了我们古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