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铜绿山古代炼铜竖炉
1974年考古发现,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古代集采矿、冶炼于一体的先进矿区。这里堆积有古炉渣约40万吨,据此估算,炼出的粗铜约有10万吨以上。考古人员共清理出古代炼铜竖炉16座。竖炉都用土夯筑而成,由炉身、炉缸和炉基组成。炉缸为椭圆形,缸底有“火沟”(防潮沟),炉缸前设有“金门”(排渣、出铜口),炉缸两侧有“鼓风口”,用于增风送氧,促进氧化还原,当时所用的鼓风设备叫“橐(tuo二声)”,用牛皮制作而成。炼炉已具备连续加料、连续冶炼、间接排放渣液和铜液的功能。
古代工匠们用这种竖炉将炉渣和铜液分开,不断提升铜的纯度。古冶炼炉出产的粗铜含铜量超过93%,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水平。这充分证明,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掌握了完整的采矿炼铜技术。
这些粗铜,是各种青铜兵器和礼器铸造的主要原料。丰富的铜矿资源,不断创新的采、冶、铸技术,不仅让楚国迅速壮大为春秋五霸,也让楚国登上了华夏青铜文化的巅峰。